除了甜或咸,原来吃粽子还有这些讲究?
端午节,吃粽子的时候又到了。
甜粽子、咸粽子、肉粽子、冰粽子……太多了,不得不说,对于粽子这块国人真是把口味拿捏的死死的。不过粽子虽好吃,但它作为“热量炸弹”,食用时还是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。
下面我们就来说说粽子怎么吃才健康?吃多少?哪些人最好不要吃?
不同粽子热量一览
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美食,粽子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,口味也是越来越多。在美食家看来,口味就是王道;而在营养学家看来,粽子满满的都是热量,要少吃!
特别是对于注重外形的人来说,对于卡路里的摄入都是有着精打细算的,想吃的话,可以参照这张表格调整饮食搭配:[1]
不同粽子热量表(以150g计算)
莲蓉粽 399千卡
蜜枣粽 346.5千卡
五谷粽 337.5千卡
豆沙粽 374.1千卡
蛋黄鲜肉粽 329千卡
栗子鲜肉粽 299.6千卡
白粽子 270千卡
白米饭 174千卡
可以看出,热量最高的莲蓉粽,其所含的热量已经近乎是同等质量米饭所含热量的2.3倍,就算是白粽子,也有1.5倍有余。所以,其实无论是对于谁,一次吃太多都不好,建议一天不要超过2个。
除此之外,还有一部分人,最好不要吃。
这些人群不适合吃
如果说限制热量摄入主要是为了控制身材,那么以下这些人,不适合吃粽子的理由只有一个:为了健康!
糖尿病患者
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,糯米的支链淀粉含量高,进入小肠后,会被迅速消化吸收,很快变为血糖。更别说粽子里面还常有红枣、豆沙等,含糖量很高。
高血脂以及肥胖人群
血脂偏高的人不适合吃肉粽、蛋黄粽,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如果多吃,会增高血粘度,加重心脑血管负担。
胃肠道疾病患者
还是糯米的原因,糯米黏度高,不易消化。而且,在包粽子和煮粽子的过程中,很多地方还会添加碱粉或者草灰水来增加黏性和弹性,导致更难消化。
老人和小孩
一是很容易噎住,二是老人和小孩的消化能力比常人要弱,很容易引起肠胃问题。
当然,不吃归不吃,但对于爱吃粽子的人,也是有着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。
这样吃粽子更健康
大多数人应该都是直接就吃了,最后喝口水完事。其实是不对的。
虽然是吃个粽子而已,还真有讲究:
冷粽子加热吃
冷粽子硬,而且气温高细菌容易繁殖,不利于消化和安全。
细嚼慢咽
粽子本身就难消化,黏性高,细嚼慢咽,减轻消化负担,也避免噎食。
当主食吃,而不是辅食
粽子果腹感很强,可以当主食来吃。如果吃了粽子,相应的主食应该减少。
搭配果蔬
配合绿叶果蔬等一起吃,降低粽子对血糖的影响。
包河分院:合肥市繁华大道与包河大道交口惠风府前广场A座1楼
滨湖分院:合肥市徽州大道与锦绣大道交口要素大市场A区1层
天鹅湖分院:潜山路与花亭湖路交叉口东100米(合肥洲际酒店北门东侧)
庐阳分院:阜阳北路与涡阳路交叉口东南100米
高新分院:高新区望江西路与浮山路交口西220米
体检咨询电话:0551-63839212